如何寫一篇可以打動老客戶的促銷文案
如今許多的營銷促銷類文案大多風格鮮明,給客戶帶來強有力的視覺沖擊,但許多看似“熱鬧”的文案卻難以喚起老客戶的共鳴,從而難以達到促銷的目的,而有一些看似平淡、簡單的文案卻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這之間差別則在于我們是否“走心”。

一、客戶分類
客戶分類是營銷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如何恰當地分類是至關重要的,要知道,針對有共同偏好和共性的客戶進行有針對性的促銷文案是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功效的。
每一個客戶在購物的時候的出發點和關注點是截然不同的,有的關注價格,有的關注品牌,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進行分類呢?按性別?按年齡?還是……這些都太過于籠統寬泛了,我們要做的是根據客戶之前的購買數據進行分類,并且是進行細分。要知道,分類的行為是絕不能為了分類而分類的,而是要有目的地進行分類,通過分類的方式去分析客戶,找到在眾多客戶中有著相同共性和偏好的客戶,把客戶進行分層并分析,按照自身行業的需求,通過客戶在店內的購買時間、關鍵詞、停留時間、金額等標準來確定顧客的所處的級別,并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不同程度的組別的劃分。
二、促銷文案切入點
1.根據客戶共性,尋找痛點 我們經常說營銷是市場的痛點,文案是營銷的痛點,那么文案的痛點在哪里,通俗點說,我的這篇文案要如何切入呢?很簡單,從客戶的身上入手。什么是痛點,舉個例子,在XX秀秀出現之前,圖像處理軟件早已在市場上流行起來,不乏PS等較為高大上的軟件,但諸如PS這樣的軟件是否也有痛點呢?毫無疑問,痛點是必然存在的,這個痛點便是使用時的“易用性”。普遍的消費者迫切地想要把圖片修飾地更美觀,但倘若要消費者費時費力去學習如何使用PS等高大上的軟件,那又有多少人愿意呢?但如今你把圖片打開后一鍵就可以優化圖片,這種針對用戶之于易用性的追求的痛點的擊破,讓XX秀秀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故而,在每一個階段,你需要在建立在客戶分組的前提下,去尋找這些客戶的共性,去挖掘這一個群組注重和關注的是什么,只有抓住了這些共性,進而挖掘到這個群組背后的痛點,方是這一篇文案合理的切入點。
2.根據客戶購買記錄著手 對相關產品給予優惠優惠應該說是經久不衰的營銷方式,但也是一種很難操作恰當的方式。誠然,客戶愿意接納這份優惠的前提是愿意去購買商品,這與我之前提到的客戶分析與分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了。
每到大型節慶日,顧客的手機響個不停,要在這如轟炸機般的優惠大軍中脫穎而出,依然要做到的是“走心”二字。曾有這樣一個案例,某家以蘋果、梨為主的商家,不幸遭遇當年蘋果收購價漲幅較高,導致當年的蘋果銷量遠不及之前,但與之相反的是,當年果園中的梨大豐收,商家隨即以回饋老客戶的名義對曾經購買蘋果的客戶一定的定向梨的優惠,并特聲明此項優惠是僅針對于購買蘋果的老客戶,此舉獲得了很多老客戶的認可,非但拉動了梨的銷量,也帶動了本不被看好的蘋果的銷量。
因而,優惠雖然是一種看似容易的營銷策略,是文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決不可為了優惠而優惠,而應根據客戶的購買記錄,有針對性的進行優惠,抓住客戶的心理,才能抓穩老客戶。

三、文案內容
根據客戶年齡、性別、地域等方面區分文案風格。
面對不同的客戶,如果僅僅使用一種文案風格,勢必會造成眾口難調的情況。如年輕客戶更傾向于時下流行的網絡語言和新新事物;男性用戶更傾向于以理性的方式進行購物,如對于數據、性能的剖析等,而這些數據對于女性來說則如同空中的繁星一般一片茫然,她們更傾向于感性的訴求,更喜歡知性的語言。
因此,面對龐大的客戶群體,你可以設計不同的促銷文案,按照客戶群體的分類方式進行文案的區分。如某些商家以地域的方式區分文案的風格,以當地的方言貫穿全文,無形間拉近了與客戶間的距離。
也許你的語言不夠優美、不夠華麗,你也沒有最高端的智能系統,但想要以促銷文案打動老客戶,那你要做的是多走走心,在龐大的數據系統里找到你每個客戶的定位和分組,并有針對性地進行一系列的促銷文案的施行。